“三融”模式 成就军民融合“青岛样板”

更新时间:2018/12/10    来源:    作者:    浏览:

“融”出鱼水情,“合”出新动能,青岛正在打造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受访者供图


军队和地方两个主体“相依”,经济和国防两个建设“相融”,富国和强军两个目标“相合”。

1万平方米的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中心每年为军队节约大量兵员投入,节省管理设备投入1亿多元;增加本地就业岗位6000多个,带动本地受益人群3万多人,为驻地群众增收5000多万元;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服务模式安置退役军人和家属就业1000多人……

这是青岛实施军民融合“三融”模式、创新“三海”军民融合机制带来的喜人成果。青岛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工委书记刘玮表示,军民融合发展“融”出鱼水情,“合”出新动能。青岛正在打造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在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先行先试,以“军地共商、产业共融、科技共兴、设施共建、后勤共保”思路引领,加快形成“一核引领、多区联动、全省协同”的发展格局,推动军队和地方深度融合、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同推进、战斗力和生产力同步提升,率先探索出军民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


新时代命题的古镇口答卷


古镇口,曾是青岛胶州湾西海岸的一片荒凉滩涂,如今成为青岛乃至全国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试验田。青岛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理论研究院院长任宪雨表示,从2013年开始,古镇口就担当起军队和地方两个主体“相依”,经济和国防两个建设“相融”,富国和强军两个目标“相合”的重任。

6年来的的探索实践,让刘玮体会颇深:军民融合面临着诸多难点。一方面是体制性障碍——军地协调难度大;二是结构性矛盾——民口单位进入门槛高;三是政策性问题——配套政策措施跟不上。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青岛的做法是推进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发展模式三个创新。刘玮表示,工作体制上,青岛市委和北部战区海军共同成立军地协调领导小组,青岛市和西海岸新区分别成立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青岛西海岸新区与驻区部队建立军地联席会议制度,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空间布局上,推进青岛各类高新技术园区、产业园区、国家级新区等平台,以及军事需求突出的功能区发展。运行机制上,探索“深海协同、远海保障、海上动员”军民融合机制,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意见》《青岛西海岸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导则》《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政策文件,为全国提供示范。

作为我国第9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承担着军民融合和海洋强国两大国家战略实践任务,被赋予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的使命。刘玮说,青岛着力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三海”机制彰显青岛特色


11月15日,记者走进古镇口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中心大厅,只见从冷冻生鲜到水果蔬菜,从油粮米面到各式调料,整整齐齐摆放在货架上,各类食品琳琅满目,工作人员正仔细核对可追溯的产品信息,确保食品安全。这个平台集信息发布、采购招标、质量监管于一体,为部队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食品保障,大部分军需食品实现了直供。

军队有所需,地方尽所能。青岛探索平台融合、领域融合、区域融合“三融”发展模式,形成点线面“三维一体”、协同推进格局,建设了军民融合创新中心、技术装备保障中心、军队保障社会化服务中心、军地人才培养中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中心、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中心等六大中心。刘玮告诉记者,这既是工作机构,又是融合平台,通过推进战略思想在平台践行、示范任务在平台落实、军地需求在平台对接、资源要素在平台整合、融合机制在平台探索、国防和经济建设在平台促进,实现直接与海军的点对点对接、定向服务和靠前保障。

海洋、海军、海防是青岛军民融合发展的特色和优势。青岛通过实施平台化靠前保障,一体化协同创新模式,探索出深海协同、远海保障、海上动员“三海”融合机制,提高了装备的战备完好性和科技支撑力,实现了国防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

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隋政先介绍,以中船重工海洋装备研究院为主体,协同推进深海科技装备研发生产,成立海洋科技装备研发制造联盟,探索建立“小核心、大协作、股权制、市场化”的实体化内部运作机制。围绕海军技术装备保障需求,设立技术装备保障中心,由220家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组建技术保障联盟,联合攻关解决100多项技术难题,提高保障效率70%,节省维修维护费用近2/3。


释放军民融合发展新动力


在古镇口技术装备保障中心调度室,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定向扬声器这项军民两用技术的效果。该调度室副主任凌瑞介绍,由某“民参军”企业研发的定向扬声器则是军用技术转化为民用技术的代表,该技术将低频声音信号载于指向性很强的高频信号之上,能够实现声音的定向传播。

在古镇口,“军转民”“民参军”军民两用技术项目开花结果的例子不胜枚举。

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岛船舶科技园展厅,三体超高速艇军民两用产品引人注目。该园区公司副总经理王臣业告诉记者:“该艇采用三体滑行艇艇型,整合了水动力及空气升力技术优势,在同等排水量及推进功率下,具备最小的航行阻力,是世界顶级高技术船舶产品,最高航速可达80节。”

由哈尔滨工程大学面向国家海洋工程和国防装备的需求牵头研制的动力定位系统,是一种保证船舶在海洋环境条件下保持位置和艏向的新设备,被称为“定船神针”。王臣业说,该系统打破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领域空白,广泛应用于科考船、救生船、起重船、钻井平台等民用领域,以及在军队舰艇上定型列装。

据统计,近3年来,古镇口引进军民融合高端项目140多个,总投资1200多亿元。某型号小型航空发动机已定型列装,全球首款吨位级货运无人机成功试飞,大功率燃气轮机完成设计。水下防御系统、无人艇、水下潜器、舰船舱室环境工程、海洋功能材料等一批项目加速实现产业化。

伴随着军民融合发展的浪潮,青岛正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核心,全域统筹、多区联动,持续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样板”,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更多的青岛力量。(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