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计民生 推进军民融合

更新时间:2019/1/2    来源:    作者:    浏览:

摘要: 从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阅兵导弹首次亮相,到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以占导弹装备近2/3的阵容登场;从北京奥运火炬在世界之巅...


从1984年新中国成立35周年国庆阅兵导弹首次亮相,到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以占导弹装备近2/3的阵容登场;从北京奥运火炬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点燃,到一周前中国首颗低轨宽带通信技术验证卫星成功发射、开启中国天基互联网建设序幕……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事业主力军之一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秉承“科技强军、航天报国”使命,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目前,中国航天科工已构建起攻防装备体系,有力支撑了国防现代化建设,其深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积极打造的以“五云一车”(飞云工程、快云工程、行云工程、虹云工程、腾云工程和飞行列车)为代表的商业航天重点工程,也取得阶段性成果,并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

 

服务国防建设 履行强军首责


中国航天科工介绍说,从新中国35周年国庆阅兵中国导弹首次亮相,到50周年、60周年国庆阅兵新型导弹精彩“亮剑”,再到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以占导弹装备近2/3的阵容悉数登场、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上十余型导弹装备等接受检阅……由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生产的一系列大国重器,让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挺直了脊梁,也为国家发展缔造出和平环境。

同时,中国航天科工研制的各型装备在解放军全军战略战役集训和国际军事比赛中也表现优异,充分展现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和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的决心和能力。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航天科工始终把圆满完成航天防务装备建设任务放在首位,突破并掌握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圆满完成一系列重大飞行试验,创造出中国国防装备建设史上多个第一,现已构建起较为完整的攻防装备体系,筑起中国领土、领空、领海的钢铁长城,为增强中国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筑牢坚强基石。

中国航天科工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指出,为国家提供先进的防务装备和高科技产品是中国航天科工的根本任务,航天科工将牢记强军首责,进一步提高导弹型号的体系化、智能化、实战化能力和质量可靠性,努力为中国国防力量实现“装备体系化、体系智能化、智能实战化”提供装备与技术保障。


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航天强国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之一,中国航天科工积极推进建设航天强国战略目标,迄今已圆满完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各阶段的保障任务,并为嫦娥探月、北斗组网等国家重大航天工程提供相关关键技术支撑。

面对全球商业航天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中国航天科工则在全力完成防务装备研制生产任务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商业航天领域深耕细作,大力开展空间运输系统、微小卫星平台、空间有效载荷、空间信息应用等领域技术研发,已研发出一系列成本可控和使用方便可靠的航天产品,具备面向用户提供商业运载发射服务、商业应用卫星研制、空间信息应用等能力,创造出较好的商业价值,并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

其中,“五云一车”商业航天重点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和应用成果;快舟系列固体火箭圆满完成两次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天鲲”卫星拓展了中国小型低轨通用卫星平台型谱。

 

  服务国计民生 推进军民融合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航天科工还提出“大防务、大安全”发展理念,不断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在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高端装备制造与研发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介绍,“金税、金卡、金盾”三大工程,有力保障国民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运行;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制证设备及系统在全国全面启用,建设实施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出入境管制系统自助旅客通道以及珠海公路口岸珠澳合作查验自助通道,服务旅客快速通关;航天安保系统成功保障北京奥运会、国庆阅兵等重大活动,并实现从大型活动安保向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纵深拓展;探地雷达可以实现对城市地下管线的“无损检测”,守护城市平安;“天网一号”系统、高空楼宇灭火系统等产品助力破解反恐和灭火等国际难题。

截至2018年12月初,中国航天科工搭建世界首批、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航天云网,已为遍布全球202个国家和地区的超268万企业用户,提供普惠的免费服务与个性化的增值服务,协作采购需求发布金额达5763亿元人民币,其中境外发布需求额超过51亿美元,平台整体成交额逾3000亿元人民币。

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起点上,高红卫表示,中国航天科工将坚持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始终坚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坚定做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航天事业高质量发展主力军,为铸牢国防基石和建设航天强国贡献力量。(来源:新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