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新兴领域军地协同创新

更新时间:2024/4/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浏览:

2024年3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要把新兴领域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突出出来,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更好推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新兴领域建设发展,既关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关乎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全面深化改革、构建创新生态,是新兴领域发展的紧迫需要,应大力推进军地协同创新。

1.增强新兴领域战略主动

新兴领域是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拓展区,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军地技术通用、设施共用、信息共享等是其鲜明特点。因此,要提升新兴领域发展活力和战略能力,必须走资源集聚、优势互补、开放合作的军地协同创新之路。军地协同创新,能更快突破现有技术瓶颈,构建新的科技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新兴领域的战略主动性。

新兴领域军地协同创新,通常会伴随着较高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诸多不确定性,在创新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需要良好的军地协同创新生态予以支撑。一是通过诸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产权保护等举措,降低军地协同创新主体早期面临的风险和压力,鼓励探索未知领域;二是通过政府引导、军地合作、科研机构参与等多种形式,挖掘全社会科技创新潜力,促进军地各类创新资源有效集聚,推动新兴领域快速突破发展瓶颈;三是通过军地联合制定引领性的政策、前瞻性的产业规划、技术创新战略及知识产权保护法规等,为新兴领域创新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保障,促使整个社会更加重视和支持前沿科技的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四是通过军地联合宣传推广、典型示范应用等方式,培育市场需求,加速新兴领域创新成果转化,为新兴领域建设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为加快推动新兴领域建设发展,需强化军地开放共享理念,建立能够容纳多元思维、鼓励探索试错,并能有效整合军地各类创新资源的新型创新生态。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这些新型研发机构实行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模式,整合跨军地优质资源,通过军地协同创新,破解重大科学难题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充分体现了建构军地协同创新生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激发军地科技创新活力

新兴领域建设发展根本上源于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激发新兴领域发展活力,抢占新兴领域战略制高点,推动新质战斗力和新质生产力同步跃升,需要聚合新兴领域军地优质科技力量,以军地协同创新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新兴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必须增强创新意识,依靠军地协同创新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以我为主,强化基础研究,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深化军地科技协同创新。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性谋划设计,军地协同推进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对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新兴领域创新技术迅猛发展,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快速流动,各国经济科技联系更加紧密。新兴领域科技含量高、军地交叉性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但可利用的优质创新资源却非常有限,其分布又极不均衡。为此,要获取新兴领域创新资源,既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及国际合作,增强国内国际两种市场和资源联动效应;又要以跨军地治理思维,整合国内优质创新资源参与新兴领域创新全过程全链路,推进军地协同攻关新兴领域核心技术,军地协力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的全球竞争力。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战略竞争的焦点。如何激发军地科技协同创新动力,提升军地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对推动新兴领域科技创新向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转化至关重要。目前,“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创新活跃,其他领域科技创新的潜力尚未充分挖掘,特别是军地协同创新的力量尚未充分展示,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军地协同创新的制度保障,如积极营造有利于军地协同创新的政策和制度环境,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军地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等,大力激发创新动力,提升创新活力,更好推进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

3.构建军地协同创新生态

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坚持系统思维,从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模式创新、政策法规完善等方面综合施策、体系化推进。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战斗力,管理出创新力。打造新兴领域军地协同创新生态,必须要有科学高效的跨军地管理体制做支撑。当前,我国新兴领域创新发展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应坚持军地协作、整体联动,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军地分工,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军地齐抓共管合力。

一是优化机构设置。在现有机构基础上,整合设立集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专司部门,紧密追踪科技发展新趋势、了解新兴领域技术研发难题,定期发布重大研究课题,通过项目招投标,聚力攻坚;为军地各方创新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推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跨军地的协同创新,谋求长期、稳定、共赢的发展。

二是明晰职责定位。新兴领域创新活动具有动态性特点,军地有关部门在不同时期所需承担的职能也有所不同。要建立符合新兴领域军地协同创新规律的管理体制,因时制宜突出管理重点,细化军地各级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优化跨军地管理体制结构,提高跨军地管理效率。

三是深化军工改革。目前,军工企业虽然已经采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但要满足新兴领域创新发展的紧迫需求,在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上还有较大改进空间。要大力推动产权制度和军地协同创新制度改革,创新保密管理模式,促进军地协同创新成果的双向转化应用。

新兴领域军地协同创新是典型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创新活动,涉及军地创新主体多,相互关系复杂。可创新运行模式,从规划、协调、实施、评估全链路出发,加快健全完善相关跨军地保障机制,不断彰显和释放军地协同创新要素整合效能。

一是强化军地规划引领。明确国家新兴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制定新兴领域军地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军地规划一体打造,各方形成合力,避免重复投入,提高创新效率。

二是强化军地力量聚合。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军地合力打造军政产学研用资等多要素协同的科技创新运行新模式,聚力建设集全面性、先进性、安全性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三是强化军地联合督导评估。健全军地集中统一领导的绩效考评机制,明确新兴领域军地协同创新成效的评估主体、评估内容、评估流程;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正向激励各利益主体创新活力。

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加速构建,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军方略深入实施。新兴领域军地协同创新,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大势,搞好军地协同政策制度建设。新兴领域协同创新涉及军地两大体系,在坚持依法治国治军前提下,通过相关政策制度的立改废释,进一步明确和优化军队、政府和企业等各类行为主体在新兴领域创新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任务分工和职责边界,以调动各方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作者:张军果 张 操,分别系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教授、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