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化工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项目、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中卫市枸杞产业链质量提升项目均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围绕“十条产业链”“七大产业基地”开展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以“小省区”走出“大质量”的定力,推进产业链质量攀升的结果。
以“质量链”壮大“产业链”。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强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从实施一批质量强链工程、培育一批卓越“链主”企业、建立一批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一批质量基础设施提质增效4个方面明确11项任务措施。宁夏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制定产业链构成清单、质量问题清单、质量攻关项目清单,产业链上对初创型、成长型和领军型企业分别实施对标达标、质量对比、质量创新等精准服务,对“链条填补型”企业主动“把脉问诊”,制定“六新六特六优”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每个重点产业融合500多项各类标准,推动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
以“政策链”赋能“产业链”。宁夏打好政策“组合拳”,引导政府和企业将更多资金投向质量攻关创新、质量管理升级、质量基础建设等,激发质量创新创造活力,有效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宁夏市场监管厅协同宁夏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专题会商,实现质量提升与产业发展规划协同。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安排产业引导奖励资金两亿元,开展“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工作成效突出的市县(区)”督查激励、卓越“链主”企业认定,每家给予500万元奖励;组织对产业链质量技术共性问题“揭榜攻关”,最高给予500万元奖励。今年,宁夏在煤制油化工、枸杞、葡萄酒3条产业链开展试点,“一链一策”绘制产业链质量图谱,确定链长单位、链主企业、链上成员及质量赋能机构,点线面各层级质量提升协同推开。截至目前,试点产业链共有3个重点质量攻关项目纳入自治区重大研发计划,由院士领衔区内外专家重点攻关。
以“服务链”畅通“产业链”。宁夏市场监管厅坚持靠前服务,拉动监管与执法、服务与指导“双引擎”,以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产业链发展壮大。在重点产业集聚区,布局20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建成4个国家质检中心,其中国家枸杞和葡萄酒两个产品质检中心及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已投入使用,使质量基础设施有力地支撑产业链精细化高端化发展。全区33个质量基础“一站式”服务站点服务企业2493次。
宁夏市场监管厅以质量强区、质量强链为抓手,将围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深化产业链质量提升试点建设,以点带面延伸产业链质量提升布局,系统推进质量各要素资源的应用,推广应用产业链质量提升先进经验做法,促进形成更大的“链”上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