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军民融合深刻影响着西安

更新时间:2018/12/21    来源:    作者:    浏览:

40年军民融合深刻影响着西安

口述者:西安市发改委军民融合处处长安祥林


  军民融合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资料图片)


 

  编者按

  谈到军民融合发展,不少西安人会想到上世纪80年代黄河机器制造厂生产的黄河牌电冰箱、电视机,庆安机械厂生产的摩托车……这些贴近生活的产品成为一代人深刻的记忆。

  改革开放40年来,西安的经济社会发展在深入推进军民融合的进程中不断释放新活力,“军转民”和“民参军”协同推进,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一家又一家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军工研发制造,让“融合”二字真正体现在研发、转化、生产等方方面面。特别是西安成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以来,军民融合成为重要的领域,11项改革任务进一步释放这座城市的优势,助力创新驱动、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如今,西安正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对这座城市来说,这个过程具有非凡的意义。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军民融合有力地放大了西安的发展优势,强力推进着经济社会的前行。40年,军民融合深刻影响着西安。


基础实技术强

军工企业民品生产丰富市场带动经济


  西安地区国防科技工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西安地区国防科技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了一大批核、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等军工科研、生产、教育、经营单位,形成了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产业群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西安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实行战略转变,在确保军品优先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民品科研和生产,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高、精、尖产品。

  截至1985年,大多数军工企业都选择了适合自己工艺技术优势的支柱民品,民品产值在其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79年的5.6%猛增到34.7%。1985年以后,各单位进一步总结发展民品生产的经验教训,更加明确主攻方向和重点,走军民结合的新路,在交通、能源、纺织、石化、机械、电子、医疗等行业中,开发出一系列国内急需的高技术产品,同时,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品国产化方面有了新的突破。1988年,民品产值比1985年增长了180.6%,民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7.6%。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的军工实力有了进一步增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国家的规划和部署,本着企业调整、产品调整、横向联合的原则,一批“三线企业”逐步进行合理化调整,飞机结构强度研究所等一批科研生产单位迁建到西安地区。随着迁建工作的持续推进,西安地区在原有飞机城、兵工城的基础上,增加了航天城、电子城等科技新区,使西安作为国防工业中心的科研、生产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到了1990年,西安地区聚集了全省国防科技工业企事业单位数量的60.6%。从总体上看,这些单位规模都比较大,而且门类比较齐全。从行业结构上来看,这些单位涉及地质勘探、机械制造、光学、电子等10多个行业、数十个专业,具有明显的技术组合优势,不少专业技术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不仅如此,这些单位的配套能力也很突出,在科研、设计、试验、试制生产,以及经营管理、物资供应等环节,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为“军转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979年,黄河机器制造厂试制出黄河牌12英寸晶体管黑白电视机,1980年被批准为电视机生产定点厂,1984年黑白电视机产量达到10万台。1984年7月,黄河机器制造厂引进日本东芝公司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建成投产,年生产能力达到了15万台……有一组数字能够展现出当时西安“军转民”领域发展的势头——1991年,军工企事业单位民品实现利润9058万元,1992年利润就达到了1.2 亿元。军工企业的民品生产,丰富了市场,有力地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挑战促转型

经营模式等突破 增强“军转民”“民参军”活力


  西安在军民融合发展进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其间也遇到了不少挑战。为了应对挑战,相关单位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和转型,这也使得军民融合领域得到了持续的提升。例如,1998年西安兵工企事业单位在市场销售不旺、军品订货锐减的情况下,基本实现了“五个保证”,即:保证改革开放有新的突破,保证结构调整有新的进展,保证生产经营目标全面实现,保证职工收入有所增加,保证职工队伍基本稳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9.9%和18.84%。军品生产任务全面完成,尤其是国家重点工程任务完成出色;民品销售收入大幅度增长,例如东方冰箱压缩机销售15.95万台。

  分块搞活,这也是当时的一大亮点。以西安兵工企业为例,他们深化企业改革,分块搞活力度大、成效显著。比如,军民分线、军品集中管理,民品经营自负盈亏,民品分块经营,直接面对市场,突破了多年来民品经营承包“责”“权”“利”不统一、“包盈不包亏”的弊端,同时,辅助单位的剥离有了新突破,一些辅助单位从“企业的负担”变成了“企业的财富”,另外,对外合资联营也有了突破,合资企业产值已占到总产值的37%……这些改变和突破,还体现在产权结构、经营模式等多个方面,使得军民融合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到了2009年,西安市有军工单位58个,其中科研院所27个、军工企业25个、军事院校6所,资产总额800多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人,军工单位数量、资产总额、职工人数和科技人员数量均居全国前列。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西安军民融合的步伐并没有放慢。2011年,《陕西地方军工电子和民口配套单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试行)》的推出,推动了非公经济参与国防科研生产——全省有72家民口单位通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申报军品配套研制项目30多个,立项12个;完成7家单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现场审查工作……

  近10年来,在西安军民融合发展领域,“民企参军”的活跃程度明显提升,一大批民营企业积极对接军工需求,相应地,与之相关的各项手续、门槛也在适当降低,提高了“民企参军”的便捷性和效率。2017年,西安出台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政策7项,“民参军”企业达到400余家,军民融合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000亿元。


“全创改”助力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军民融合“西安模式”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使西安军民融合发展进入了新阶段。2016年,国务院原则同意我市全面创新改革相关方案,下达推进军民融合5项重点任务——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加快发展、推动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军民资源开放共享、推动军工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推动建立高效完备的军民融合服务体系。授权西安17项改革任务,其中军民融合改革任务11项,分别为:成立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推进军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军工院所事转企改革;精简优化军工资质办理;试行军民融合统计制度改革;试行军品研制生产单位政策普惠;优化军工发展支持机制;推进军工单位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及重大设备开放共享;推动军民产品和技术标准通用化;试行军工单位竞争性采购制度;深化军队保障社会化改革。

  近年来,西安依托国防科技工业资源优势与科教优势,结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积极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已初步形成了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融合的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格局。以开展军民融合标准化工作为例,西安市质监局、西安市工信委制定并发布了《西安市军民融合产业标准化项目扶持管理办法》,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试点单位军民标准通用化工作取得显著进展。

  在此过程中,西安突出了“点面结合”,以重点领域突破为抓手,全面推动军民融合发展。例如,在产业发展方面,制订了《西安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建设六大融合体系,发展九大核心产业,促进形成“两园五基地”的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西安军民特色优势,推动“军转民”“民参军”快速发展——“军转民”成效凸显,通过资产重组、并购、控股、合资合作等方式开展军企混改,吸纳优势民营企业、社会资本参与,组建混合所有制公司,释放军工企业活力;“民参军”活力增强,企业数量由2010年的90多家增加到2017年底的400多家,配套产品涉及陆、海、空等多个领域。

  我认为,西安军民融合需要持续加快发展,体制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突破,部分改革事项需要国家“二次授权”,政府需要与军方找到共同的发力点,引导军地双方深入互动交流,形成长效机制。西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需要政策引导与市场手段相结合,引进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同时,加强产业规划,统筹安排,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产业凝聚力。

  我们将坚持“点上深化,面上扩大”的原则,加强政策宣传,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军民融合创新改革“西安模式”,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经验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来源:西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