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实博精” 成就卫星气象工作者科技报国心

更新时间:2023/11/15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    浏览:

  11月13日,风云三号F星首套图及风云三号G星全球数据在2023年风云气象卫星国际用户大会上发布。

  今年是我国历史上首次一年发射同系列两颗气象卫星—— 4月16日,我国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以下简称“降水星”)顺利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时隔4个月,风云三号F星(简称“上午星”)成功发射,风云气象卫星家族再添“新成员”。

  辉煌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气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们的攻坚克难和精诚合作,离不开卫星气象工作者“笃实博精”的风云文化传承。

  笃志报国

  17年磨一剑,自力更生闯难关

  “降水星”是我国首颗主动降水测量卫星,可提供全球中低纬度地区暴雨、台风等灾害性天气三维精密监测数据。降水测量雷达作为最主要的星载仪器之一,对开展主动降水观测至关重要。在此之前,国外已有的两台同类仪器,均由美国、日本联合研制。

  “2006年我国‘降水星’开始正式立项预研,第一颗就是业务星。从立项起,我们就开始了降水测量雷达的技术攻关和研制,到今年正式上星,可谓‘十七年磨一剑’。”风云三号卫星地面系统总指挥张鹏说,降水测量雷达的攻关路困难重重,研发难度大。当时,我国相关研究尚为空白,要自主研发降水星,强地表回波对微弱气象回波的干扰以及高精度校准是难题,这些问题关系到雷达能否正常工作、能否可靠完成降水定量测量。

  “我们没有可借鉴的解决方案,星载雷达的信号处理和产品反演算法都是空白,引进国外同类仪器或技术也壁垒重重。在国家重大需求驱动下,卫星气象研究人员和仪器研制单位科研人员密切配合,翻阅大量文献,开展数字仿真与专项试验,付出艰苦的努力才啃下了这块‘硬骨头’。”风云三号降水星地面系统总设计师谷松岩忆起当时,感慨万千。

  回望来时路,每一步都走得铿锵有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风云卫星研制和发展,正是靠着自力更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跋涉来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

  面对挑战,卫星气象工作者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矢志报国,在科技前沿不懈探索积累中国卫星经验。他们凭着的强烈责任心,从零起步,一篇篇啃文献,一次次调算法,一遍遍推试验。“回看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我觉得,那一行行的代码,见证了我们曾经的青春,一轨轨的产品,则留下了我们永恒的青春。”风云三号极轨星地面系统总设计师胡秀清笑着说。

  实干创新

  一年两星,成就卫星气象工作者科技报国心

  “同一年内发射同系列的两颗气象卫星,这在我国50年气象卫星历史上是第一次。”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主任王劲松介绍,研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技术难度大。“这两颗星都是风云三号系列卫星,研发人员高度重叠。近乎是同一批人马,他们从风云三号G星到F星,不停歇地忙碌,中间还克服疫情影响,最终创造了一年两星的战绩。”

  风云三号F星、G星数据接收系统、集成运行控制系统均为平台化双星共用系统,为保障接收系统稳定,卫星运控团队副总师朱爱军和主任设计师朗宏山多次奔赴广州、佳木斯、喀什、乌鲁木齐地面站巡检地面设备,反复核准接收设备参数。

  工作繁忙,任务难度大,经常要和关键“卡脖子”难题面对面,是卫星气象科研团队工作中的“家常便饭”。走近这个团队,记者发现,很多年轻人参与了多项卫星发射任务。大家说起自己担负的科研任务,总是充满自豪。

  “笃实博精”是卫星气象工作者特有的职业操守和精神,正是它一代代的传承,凝聚了团队中每个人的力量。从事风云三号预处理工作的漆成莉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能参与祖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感到很荣耀。团队中一代代卫星气象工作者敬业、拼搏、乐于分享的精神对我影响很深。大家都在为同一个梦想共同努力。”

  博采众长

  内外联动,破解各项技术难题

  风云卫星的研制是一项重大的系统性工程。多年来,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不断加强与中国气象局职能司、其他直属单位、航天等部门的沟通,推进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建设,加强与民航气象中心合作,构筑聚焦气象卫星关键核心技术的产学研用全链条融合格局,引导高校科技力量参与破解气象卫星发展应用科技难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三联促三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工作机制,开展跨部门跨行业“内外联动”,破除业务孤岛,打造集成攻关的气象卫星发展应用大格局。

  在风云三号F星、G星研制过程中,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积极联合卫星总体、仪器研制单位与国内高校团队,根据卫星载荷特点及需求,组建载荷测试、星地对接、定标、产品反演等不同领域的队伍,先后攻克了降水测量雷达内外定标、紫外高光谱超分处理、主被动载荷融合反演等技术难点,解决卫星从研到用的各种难题。

  精益求精

  抓住每次效能提升契机

  星载微波温度计是对数值天气预报准确率提高贡献率最高的仪器,模式同化对其定标质量要求很高。风云三号F星研制收官之际,所有测试已完成,地面系统团队偶然发现,与F星微波温度计制造方案相同且在轨运行的风云三号E星,该仪器在轨存在通道串扰的问题,会导致一定偏差,影响同化应用效果。

  “发现时已是收官期,进度很紧张。但精益求精是卫星研制的原则,大家毫不犹豫地投入新方案制定中。那段时间我们加班加点推动方案修改和功能测试,终于在最后阶段降低了此类偏差,仪器数据同化潜力大大提升。”地面系统团队成员胡菊旸成就感满满。

  产品时效是制约产品应用效益提升的卡脖子问题。“降水星”主打的降水率产品,由于算法复杂,最开始一轨数据处理时间平均需要8小时,时效远不能满足实际业务需要。为做好成都大运会气象保障服务,研发团队联动地面系统各部门连续攻关一个月,不断优化产品算法和生产流程,最终将产品时效缩短至40分钟。

  “发现问题也是突破的机遇。卫星研制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要始终精益求精。每一次细小的改进都要全力以赴,中间会历经波折,但从结果来看,所有付出都值得。”吴琼笑着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几十年来,一代代卫星气象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投身国家气象卫星事业,秉持“笃实博精”的文化传承,在业务一线践行初心使命。

  踏上新征程,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将一如既往,坚持科技创新,持续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聚焦气象核心业务需求,发挥卫星在气象事业中的支柱作用,全力推进卫星气象和空间天气事业高质量发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