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运用系统观念强化全民国防教育,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推动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建设,有利于推进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落地生根。
提高战略思维,强化对全民国防教育的战略性认识。要以“只有国防巩固、国家安全,本地区、本部门才能发展”的长远眼光来认识国防教育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从战略性、全局性、长久性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全民国防教育的重大意义。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不断推动全民国防教育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战略性调整,完善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内外联动、前后衔接的运行机制,着力构建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领域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新格局。要建立健全由各地区各部门党委统一领导国防教育的机制,党委主抓国防教育,主要领导负主责,宣传部门、教育主管部门、武装部门合力执行落实。国防教育要涵盖全体公民,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实现全民国防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战略目标。
提高系统思维,形成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系统合力。要将习近平强军思想融入全民国防教育各领域、全过程,在全民国防教育中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坚持面向全民、分类施教,多措并举、多维施策,推进全民国防教育主体、目标、内容、对象、方法系统化。要突出各级党政机关、军警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等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国防教育。要注重在大中小学“课程思政”中融入国防教育,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考试内容,融入群众性体育运动,将国防教育成效纳入各学校教育绩效考评体系。要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建设军地两用国防教育基地,共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提高创新思维,创造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文化环境。要增强全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崇军尚武的思想观念、强国强军的责任担当,发展先进的科学的大众的强军文化。要加快构建国家安全和国防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国防教育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要不断丰富实践载体,打造“全民国防教育日”系列活动品牌,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和其他重要纪念日,开展丰富的纪念活动。开展时代特点突出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国防主题电影展映、军事技能体验、国防体育运动赛事、国防知识普及等群众性国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陵园、战场遗址等国防教育阵地作用。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大力弘扬英雄烈士精神,大力宣扬国防先进典型,塑造强军文化主流舆论新格局。
提高法治思维,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全民国防教育。要在全民国防教育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作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根本遵循,吃透基本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国防教育各项任务。要注重把握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建立健全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法规制度,推动和保障全民国防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要依法净化网络环境,推动形成良好的网络生态。要充分发挥军队在国防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按照规定开展系列军营开放日活动,遴选军队专家学者参加国防教育师资库、宣讲团,确保国防教育的“姓军”底色。
【作者:杨俊文,系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系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YB2022004)和云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2Y23)阶段性成果】